2025世界心脏日活动联播——上海新华医院
为了提高公众对心脏疾病的预防意识,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心血管健康知识,推动心血管健康的科学管理,世界心脏联盟将9月29日设立为“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因此每年的9月29日便是唤醒全民对心脏健康关注的重要契机。2025年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
为了提高公众对心脏疾病的预防意识,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心血管健康知识,推动心血管健康的科学管理,世界心脏联盟将9月29日设立为“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因此每年的9月29日便是唤醒全民对心脏健康关注的重要契机。2025年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
ESC(欧洲心脏病学会)年度学术成果始终是全球心血管领域的“循证风向标”,而将这些前沿研究与指南共识精准转化为临床实践方案,更是推动诊疗水平升级的关键!
在人民日报举办的“心同守,爱共生——守护心脏瓣膜健康促进行动”活动现场,一名心脏瓣膜病的患者家属走上舞台,分享了自己陪伴父亲一路求医的经历。
重症瓣膜手术,一直是心血管外科和麻醉领域“皇冠上的明珠”,亦是风险最高的挑战之一。随着介入技术的飞速发展,TAVI、MitraClip等新技术为无法耐受传统开胸手术的危重患者带来了生机,但也对围术期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复杂要求。如何为这些高危患者保驾护航?如何
9月25日,国际心脏瓣膜病领域权威专家、英国曼彻斯特布里斯托大学医院(Bristol University Hospitals)教授、2021年ESC/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撰写者之一Steven Dorman教授,莅临郑州市七院,开展为期一天的学术交流
重症瓣膜手术,一直是心血管外科和麻醉领域“皇冠上的明珠”,亦是风险最高的挑战之一。随着介入技术的飞速发展,TAVI、MitraClip等新技术为无法耐受传统开胸手术的危重患者带来了生机,但也对围术期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复杂要求。如何为这些高危患者保驾护航?如何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心)结构性心脏病科主任陈翔团队接诊时,超声科苏茂龙主任医师为陈老先生做了心脏超声检查,发现他的心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钙化。这如同心脏输血的“主阀门”严重锈死,无法正常开合,致使心脏负荷极重、功能衰退。
2025年9 月24 日(周三)中午12点,阜外医院16病房“壹心壹议”第172期。《2025ESC/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在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期间重磅发布,完成了对2021年指南的重要更新。随着近年来心脏瓣膜病领域循证证据及临床经
《2025ESC/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在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年会(ESC2025)期间重磅发布,完成了对2021年指南的重要更新。随着近年来心脏瓣膜病领域循证证据及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本指南基于2021版在整体疾病评估、终生管理理念、瓣膜病治疗策略
心血管系统的调节除了我们熟悉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研究表明5-羟色胺(5-HT)系统在心血管疾病的调节中也起着复杂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也不乏双心调节,抗焦虑治疗缓解心血管症状的例子。
2025年9月9日,“ESC2025热点解读会——瓣膜专场”在线上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心血管领域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解读《2025年ESC/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并结合中国临床实践,分享了前沿洞见与实践经验。
74岁的徐奶奶(化名)怎么也没想到,困扰她十余年的胸闷气短、无法平卧的痛苦,竟在一场“不开刀”的手术后彻底改变。而她所接受的,正是目前先进的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技术——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凌晨的急诊室,监护仪的滴答声与医护人员的脚步声交织。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被紧急送医,从踏进医院到手术开始,用时约90分钟,最快用时5分钟,这是德达为生命争夺宝贵的时间。
今年初,知名科技论坛“Hacker News”首页发布了这样一则真实案例。一名患者用亲身经历表示,“这正是我们希望AI做的事情——帮助早期发现病症。”
撰文 | 文 慧责编丨汪 航“AI发现了我的检查结果异常,并根据症状变化,敦促我去了急诊,救了我的命。”今年初,知名科技论坛“Hacker News”首页发布了这样一则真实案例。一名患者用亲身经历表示,“这正是我们希望AI做的事情——帮助早期发现病症。”
“换瓣手术前要准备什么?”“出院回家后,哪些东西能帮我更快恢复?”“长期吃药、复查,能不能有点小工具减轻负担?”
被喻为心血管疾病“最后战场”的心衰,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江凤林介绍,近日美国心衰学会与美国预防心脏病学会的联合声明再次强调:心衰预防,是一场贯穿我们一生的持久战。 战胜这个“最后战场”的关键,在于提前布防,在每个生命
不疼不痒,咋就出事了?不少人一听“彩超”两个字,以为是孕妇专属,殊不知,心脏彩超早已成了中老年体检的常驻嘉宾。很多心脏“未爆弹”,就在这台机器的嗡嗡声中被悄悄发现。
李阿姨今年65岁,天生乐观、身体一向不错。可最近这阵子,她上三楼总觉得气短,家人怎么劝都不肯去医院,嘴里还念叨“人老了有点喘很正常”。直到有一天,跳广场舞回来,胸口突然闷得喘不上气,家人吓得赶紧送她去医院。医生查体后做了心脏彩超,报告单一递过来,上面密密麻麻几
人类心脏每天跳动约10万次,每一次跳动都伴随着瓣膜的“奋力开关”。这种日复一日的超负荷工作,让瓣膜成为人体最早出现老化劳损的器官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表示,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心脏瓣膜病已成为跨越长寿之路的一道“坎”。据统计,75岁以上人群中约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