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60岁后体检别乱做,这6项检查可能“伤身又伤钱”
老李头体检回来一摊手,说这趟“检查”花了小一万,报告厚得像本小说,可医生却说:多数项目没必要,全白查了。听着扎心,其实60岁后体检,真不是查得越多越好,有些项目做多了,不但掏空钱包,还可能“折腾坏身子”。
老李头体检回来一摊手,说这趟“检查”花了小一万,报告厚得像本小说,可医生却说:多数项目没必要,全白查了。听着扎心,其实60岁后体检,真不是查得越多越好,有些项目做多了,不但掏空钱包,还可能“折腾坏身子”。
2025年10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卒中日”。今年,世界卒中组织(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WSO)确定的全球核心口号为:“Every Minute Counts. Know the signs of stroke. Act FAS
跑步、散步、骑自行车……这些有氧运动是很多人健身的首选。不过,除了它们之外,还有一类常常被忽略的运动——抗阻运动(力量训练),它其实对心脏健康有着不可小觑的好处。
2025年10月17日-19日,亚洲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顶级学术盛会——Hong Kong Valves 2025在中国香港成功举办。作为开幕式首位讲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潘文志教授向与会专家系统介绍了中国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的建设历程与阶段成果。该报告全面展
近日,我院心胸血管外科何子林主任团队成功完成1例严重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实施冠脉搭桥术(CABG)+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该手术突破多系统疾病叠加的技术挑战,病例术后恢复良好,现已转入康复阶段。
“以前连饭都咽不下,感觉过不去这个坎了,现在居然恢复正常了,多亏了医护人员救命!”。近日,已经康复出院的患者张先生,回想生病时的危重处境,仍然难掩心情的激动。
为了提高公众对心脏疾病的预防意识,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心血管健康知识,推动心血管健康的科学管理,世界心脏联盟将9月29日设立为“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因此每年的9月29日便是唤醒全民对心脏健康关注的重要契机。2025年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
ESC(欧洲心脏病学会)年度学术成果始终是全球心血管领域的“循证风向标”,而将这些前沿研究与指南共识精准转化为临床实践方案,更是推动诊疗水平升级的关键!
在人民日报举办的“心同守,爱共生——守护心脏瓣膜健康促进行动”活动现场,一名心脏瓣膜病的患者家属走上舞台,分享了自己陪伴父亲一路求医的经历。
重症瓣膜手术,一直是心血管外科和麻醉领域“皇冠上的明珠”,亦是风险最高的挑战之一。随着介入技术的飞速发展,TAVI、MitraClip等新技术为无法耐受传统开胸手术的危重患者带来了生机,但也对围术期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复杂要求。如何为这些高危患者保驾护航?如何
9月25日,国际心脏瓣膜病领域权威专家、英国曼彻斯特布里斯托大学医院(Bristol University Hospitals)教授、2021年ESC/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撰写者之一Steven Dorman教授,莅临郑州市七院,开展为期一天的学术交流
重症瓣膜手术,一直是心血管外科和麻醉领域“皇冠上的明珠”,亦是风险最高的挑战之一。随着介入技术的飞速发展,TAVI、MitraClip等新技术为无法耐受传统开胸手术的危重患者带来了生机,但也对围术期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复杂要求。如何为这些高危患者保驾护航?如何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心)结构性心脏病科主任陈翔团队接诊时,超声科苏茂龙主任医师为陈老先生做了心脏超声检查,发现他的心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钙化。这如同心脏输血的“主阀门”严重锈死,无法正常开合,致使心脏负荷极重、功能衰退。
2025年9 月24 日(周三)中午12点,阜外医院16病房“壹心壹议”第172期。《2025ESC/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在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期间重磅发布,完成了对2021年指南的重要更新。随着近年来心脏瓣膜病领域循证证据及临床经
《2025ESC/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在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年会(ESC2025)期间重磅发布,完成了对2021年指南的重要更新。随着近年来心脏瓣膜病领域循证证据及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本指南基于2021版在整体疾病评估、终生管理理念、瓣膜病治疗策略
心血管系统的调节除了我们熟悉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研究表明5-羟色胺(5-HT)系统在心血管疾病的调节中也起着复杂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也不乏双心调节,抗焦虑治疗缓解心血管症状的例子。
2025年9月9日,“ESC2025热点解读会——瓣膜专场”在线上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心血管领域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解读《2025年ESC/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并结合中国临床实践,分享了前沿洞见与实践经验。
74岁的徐奶奶(化名)怎么也没想到,困扰她十余年的胸闷气短、无法平卧的痛苦,竟在一场“不开刀”的手术后彻底改变。而她所接受的,正是目前先进的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技术——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凌晨的急诊室,监护仪的滴答声与医护人员的脚步声交织。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被紧急送医,从踏进医院到手术开始,用时约90分钟,最快用时5分钟,这是德达为生命争夺宝贵的时间。
今年初,知名科技论坛“Hacker News”首页发布了这样一则真实案例。一名患者用亲身经历表示,“这正是我们希望AI做的事情——帮助早期发现病症。”